泉州花燈,起于唐代,盛于宋、元,延續至今。泉州花燈歷史悠久,影響廣泛,在全國范圍內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和藝術特色,是南方花燈的代表。如今,泉州花燈遠銷海內外。
古時做花燈,大多是用搓好的紙捻,將劈好的竹篾綁扎成各種形狀的燈骨架,粘糊上色紙,描上山水、人物、花鳥,寫上吉祥的字句,貼上花邊,裝上絲穗,內放蠟燭或小油燈,有的還放上了檀香,便成了。此工藝稱為彩扎工藝,因此,燈又稱作彩扎燈。彩扎藝人為了展示自己的手藝,每年都會別出心裁,推出自己精心構思制作的力作,打出自家字號,相互競賽。
到了明清,玻璃制造業發展起來后,工匠們把玻璃抽成絲,泉州人管這種玻璃絲叫“料絲”!傲辖z”被用到花燈制作工藝中,清代陳葆堂的《溫陵歲時記》中有提到“或以五色紙、或以料絲、或以通草,作人物魚蟲,燃以寶炬。”“恒于府治西畔雙門前作燈市”。
到了近現代,最讓人稱道的便是刻紙料絲燈和無骨花燈。花燈大多是家族傳承,改革開放后,特別是近幾年,泉州花燈出現了“百家爭鳴”的局面。
泉州花燈就其制作工藝,分為三類:
一、彩扎燈;羲嚾擞眉埬韺⒅衩锵冉壴蔁舻墓羌,把裁好的紙或綢布噴水繃緊粘貼在骨架上,貼上花邊,描上圖案。掛上絲穗便成彩扎燈。
二、刻紙燈。這種燈的首創者是泉州刻紙大師李堯寶,花燈的所有圖案全是自己設計,自己用刻刀在紙板上刻出來。此燈不用骨架,全是用刻好圖案的紙板拼成,故叫刻紙燈,之后他在這些樓空的圖案內鑲上玻璃絲,創造出精美絕倫的刻紙料絲燈。
三、針刺無骨燈。這種燈的圖案全是用鋼針在制圖紙上密密麻麻刺出來的,光源從針孔中透出,顯得玲瓏剔透、璀璨奪目。
這些年,泉州花燈也在不斷創新,大的花燈里面幾乎都換成電燈。據泉州花燈工藝師們介紹,不少花燈里面安裝了機械裝置。此外,有的花燈還安裝了LED燈,紅色、綠色、紫色等各種顏色的燈光閃爍,美輪美奐。目前,泉州已建成3個花燈傳習所,泉州花燈的非遺傳承人大部分是傳習所的老師。而在銷路方面,這幾年,傳統花燈市場回暖,需要提前預定,客戶遍及海內外,從十月份起到來年元宵,都是花燈制作的旺季。泉州花燈以它獨有的刻紙、針刺工藝和料絲鑲裝技藝聞名全國以及全世界。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