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馬觀燈燈的習俗
中國的彩燈融合了多種制作技藝、裝飾技巧以及材料合成,是一門綜合性民間藝術。彩燈種類繁多,形狀多樣,有圓形、正方形、圓柱形等,其中,龍燈、走馬燈、宮燈極具代表性。
中華民族是龍的傳人,也傳達出中國人對龍的崇拜和敬仰。龍燈中最具代表的是浙江金華的橋燈,亦稱板凳龍,橋燈分龍頭和燈橋兩部分,龍頭下托以木板,上建支架,以 竹箴扎于板架,成棘龍形狀。外校紙,描以彩色龍磷、云彩,腮挑龍須,嘴銜龍珠,四支擎有各種彩燈,背上插施旗數面,上懸“天燈”,下掛“地燈”,制作極為精致。燈內燃點蠟燭,色彩鮮艷奪目。龍燈也促成了另一項民間藝術,舞龍,每至元宵,必迎龍燈,以示驅除瘟病、去災祈福,祈求來年豐收,五谷豐登以及人畜平安。
走馬燈又名跑馬燈,串馬燈,是中國傳統彩燈之一,燈籠的一種,常見于元夕、元宵、中秋等節日。正月15元宵節,民間風俗要掛花燈,走馬燈為其中一種。外形多為宮燈狀 ,內以剪紙粘一輪 ,將即繪好的圖案粘貼其上 。燃燈以后熱氣上熏 ,紙輪產生動力輻轉,燈屏上即出現人馬追逐 、物換景移的影像,其名“走馬燈”也就來源于此 。 宋時已有走馬燈 ,至今已有1300年歷史。
宮燈最初起源與皇室,即皇宮用的燈,宮燈屬于游藝類,因此宮燈也見證了歷代宮廷的哀怨情愁。“宮燈”之名來源于東漢,相傳光武帝定都洛陽后,心情大好,大擺宴席,在宮里張燈結彩,十分瑰麗,因此宮燈便由此而來。后來,宮燈的制作技藝在民間大為流傳,使得宮燈聞名于世,每逢佳節,宮燈遍布全城,熱鬧非凡。宮燈能夠自由收縮,成為它區別于其他燈的特點。它花樣繁多,常見的有白帽方燈、紅紗圓燈、六色龍頭燈,造型優美,極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