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千年三兆花燈,秀出濃濃關中風情。走進著名的燈籠制作之鄉西安市雁塔區三兆村,探訪制作燈籠的老藝人,為您講述花燈背后的故事。推開虛掩的院門,寧靜整潔的農家小院中,燈籠老藝人呼延啟民正在給一個帆船形狀的燈籠構建骨架。
燈籠老藝人呼延啟民正:這安多大角度,都得用火燎,硬窩窩不過來,都有點翹,火慢慢烤,角度才能窩到那不變形。呼延啟民今年56歲,土生土長在三兆村,做燈籠已經幾十年了。他告訴記者,以前從事這個行業是為了謀生,現在經濟條件好了,做燈籠對于自己來說更多的是一種愛好。
燈籠老藝人呼延啟民正:文化大革命我就開始賣燈,由這走到西安市賣燈,拿手挑著,凍的很,那是一個燈才幾毛錢,也挺辛苦的,那就是個過渡時期。下來慢慢就做開圓燈,慢慢發展到八幾年做這種燈,九幾年做開著這種藝術燈。城墻那燈展的燈,有些動物燈,我是專門做這一類的藝術燈。
常規造型的燈籠訂單,呼延啟民一般不太接受,造型復雜,形態各異的藝術燈籠,他卻十分樂于挑戰,時常是睡覺時還在琢磨結構、圖形。做工細致,構思巧妙,呼延啟民制作的燈籠漸漸有了名氣,不僅是西安城墻燈展的常客,今年的世園會上也露了一手。燈籠老藝人呼延啟民正:我就不用賣,全國各地,陜西省外縣的、甘肅的多得很,都是來這一定,給他一做。城墻上螳螂的、動物的,基本上都是我做的。世園會就做的那個福娃,那個石榴娃,做的不少。我要做肯定要做好一點,做漂亮一點。
和燈籠打了幾十年的交道,呼延啟民現在依然是樂在其中,在呼延啟民看來制作燈籠是一門藝術,每一個燈籠都應該像在講述一個故事,這才能讓人記住。
燈籠老藝人呼延啟民正:做藝術燈是個智力活、腦力活,不是誰想象的那么簡單,藝術的東西本來帶夸張性、幽默感,跟一個故事一樣,講起來要讓人永遠能記住,燈背后都帶著故事。打個比方做金雞獨立這個燈,都在這做這個燈,有些人做的這個樣子不好,有得做出來不能蹲,包括外面的美工方面、骨架方面,到底這個形狀可愛不可愛,站到那里隘的跟啥樣就不可愛。這個藝術夸張性,這個雞爬,頭抬起來,嘴張的啊啊啊叫鳴的,多高,這都是藝術的。
-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