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燈舞蹈
隨著人們物質文化的發展,人們對美的要求和觀賞形式正在逐步發生著改變,花燈在形成了載歌載舞的形式以后,藝人們經過多年實踐,將生活中的各種動作和民間武術加以藝術加工,創造和發展了風格不同的文、武花燈。文花燈秀麗灑脫,武花燈健美剛勁。
以前人們在元宵節觀賞花燈的時候主要是靜止的花燈,視覺效果很是一般,現在的花燈舞蹈是自貢花燈的重要組成部分,傳統的花燈舞蹈有只舞不唱的如《獅舞》、《猴子彈棉花》等,有集體性的歌舞,如《連廂》、《拉花》等。花燈戲的行當,原來只有男女二人,以后才分為生、旦、丑三個行當,當花燈戲演出中型、大型的角色眾多的劇目以后,又增加了其他行當。
關于花燈歌舞有這不同版本的傳說,但是截至到今天還沒有一個很明確的說法,根據已有文獻,明中葉即公元1454年前后,自貢楊林人蘭止庵曾寫過《性天風月通玄記》傳奇;清初(1657年)自貢人何蔚文寫過五個傳奇劇本。這是目前已知的自貢最早的戲劇創作活動。清康熙年間(1701年)自貢開始出現專業戲班,曾有四個戲班在昆明建立樂王廟。清乾隆年間(1746年)秦腔、石牌腔、楚腔、弋陽腔等傳入自貢。另據元謀花燈藝人張萬育稱,元謀花燈相傳已有十三代。此外,在花燈的曲調中,有相當一部分是明清小曲,如掛枝兒、打棗竿等,都是流行與明萬歷以后直到清初的民間小曲。據此推算,作為一個劇種的花燈,早在明末清初就已具雛形花燈舞蹈最為在參觀自貢花燈過程中的一個新興樣式,越來越被其他地市所效仿,由于各地自然地理環境的差異和歷史、政治、經濟、文化發展的不平衡,也由于流布地域的方言、音樂素材和風格以及受鄰近姊妹藝術影響的不同,各種花燈戲在劇目題材、聲腔結構、表演特點上,都各有特色,發展的歷史過程也不盡相同。